|
日本工业化精装修管理经验,万科总结的这3点提效措施,值得全行借鉴 二维码
30
项目概况 名称:石神井公园计划 地点:东京石神井公园旁(施工场地狭小,周边紧邻现状住宅及道路,日本的新建项目基本都如此) 业主:野村不动产(日本龙头开发商,感觉与前田之间是战略合作,从5月到现在的4个项目中就有2个项目是野村的,而且都是设计施工一体化直接委托),大荣不动产 用途:1-3层银行,4-25层住宅(117户) 设计:前田建设工业株式会社 一级建筑师事务所 施工:前田建设工业株式会社 东京支店 占地面积:2070.51m2 建筑面积:14529.04m2 层数:地下2层,地上25层,塔屋1层 高度:建筑最高高度88.64m,地下室埋深-11.16m 结构:框架结构,地下室至地上3层为现浇,4-25层为全pc 工期:2009年11月16日—2012年2月28日(27.5个月) 精装现场材料工具推介 打胶工工具袋 打胶工具不是高科技,但是大小材料分的很细,在合适的缝隙部位用合适的工具。
▲ 不同宽度的胶缝刮尺 内装工工具袋 清洁工工具 成品保护、清洁工作有单独的分包商承担。同类型工具细分,意味着清洁工作细致隐蔽局部不放过。 手持电动机具 电气照明工具
雪糕筒应用广泛、轻便、醒目,灵活多变、便宜。 不要被日本复杂的材料、工具体系吓到了,不到日本之前很难感受到“made in china”,便宜、快速复制是国内制造业巨大优势,只要我愿意使用,日本现场用的所有工具几乎在国内都可以找到…… ▲ 东京建材展的中国展区,有电动工具、钉子、水管、钢丝网等等各类小材料工具 ▲ 这样的充电式螺栓钻机出厂价才350元,使用寿命两年,日本产的 需要3000元 日本施工总进度计划 日本的施工总进度计划主要有四个部分组成: 1.基础、地下室施工计划: ▲ 分项工序的工期是由工程量除以工效计算得出的,而非单纯的经验判断。 因日本项目受现场条件及挖土作业限制,一般此阶段工期很长,上图是编制此计划的一些计算过程,譬如2次挖掘的工期=2900÷300m3/日+1日=12日。 其中前半部分为工效计算,后半部分“+1日”为天气等不可控因素预留工期,以此类推就计算出整个基础、地下室施工计划。 2.主体结构施工计划 此计划编制的依据就是左图的两类主体结构标准层工序循环工期表。将主体结构工序循环标准工期表流水排布就形成了主体结构施工计划,其中在底层和中间楼层适当为天气等不可控因素预留工期即可。 3.内外装计划 第一张图的简易的最顶层内装计划表是作为编制总进度计划的依据。第二张图的计划是第一张计划表的深化版,内容包括了外装饰、内装饰、材料进场等信息。我们很明显的发现经过仔细编排后单层内装工期由120天缩短到69天。 ▲ 最顶层的内装工序计划作为编排施工总进度计划依据 ▲ 在编排内外装实施计划时会将上图的计划进行深化,将最顶层的内、外装及材料计划进行详细编排作为编制精装修计划的依据。 将深化后的顶层内、外装单循环计划按主体结构施工的流水步距逐层倒排后就变成了第四张图的8个月内、外装详细实施计划。 ▲ 精装修楼层流水步距同主体结构流水步距 ▲ 日本的项目进度计划编制深度一般到此为止。 4.施工图计划 日本项目管理中对于施工图深化工作非常重视,在项目总进度计划中会明确排出各类施工图出图计划及施工方案提交计划。 事实上对施工图及施工方案充分重视是日本项目精细化管理根本前提。 5.检查、验收计划 从检查、验收计划的内容来看与国内区别不大,但日本项目在总进度计划中明确排出各类验收计划时间事实上对项目管理是有很大帮助的,避免了国内项目管理在遇到关键验收节点时因为准备不充分而导致的手忙脚乱。 中日计划比较 上图是拿国内25层和6层精装修住宅上海区域标准工期与日本石神井公园项目进度的比较,上图比较的基准均为实际工作日,我们不难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从总工期比较:国内25层住宅比日本快28天,6层住宅比日本慢69天。从数据上差别不大,但25层住宅日本结构工期比国内长133天,总工期预留了90天检查期,6层住宅日本结构工期比国内长77天,预留了70天检查期。如何平衡主体及内、外装工期是考虑提效的第一个重要问题。 国内的外装饰:80天及拆除脚手4*n天占用总进度关键线路,日本总进度计划一概看不到外装的影子。如何将外装从关键线路中移除是我们需要考虑提效的一个关键点! 日本的内装饰:占用关键线路工期仅为60至90天,国内内装饰虽然目前已考虑前置60天,但仍占用关键线路工期180天。如何更有效的前置内装工期是我们目前提效需要解决的第二个关键点! 日本项目一般均在完工后预留70至90天工期进行完全的检查、整改,以便顺利交付产品,国内工期虽考虑了2个月的交付检查期,但一般放在内装工序同步考虑,不能真正的独立设置。想要取得一个良好的客户满意度答卷能独立设置2个月以上检查、整改期非常重要。 提效措施 1.如何平衡主体及内、外装工期? 我们在考虑提效的问题时,第一想到的是缩短主体结构工期,因此主体结构工期在国内也被不断刷新,带来的后果就是主体结构精度不断下降,目前标准工期中的7天一层结构工期,其实在劳务紧张的现实情况下已经很难保证实现优质的结构工程,不解决主体结构精度,精装修实现四化管理将异常艰难。 日本传统工法工程主体结构工期为12天(日本85%的工程按此工法施工),采用PC的项目工期可以缩短至6至8天(日本一般会在20层以上、场地较宽裕的项目现场采用PC技术)。 应对措施:从上面两点比较不难看出坚持主体结构工期底线是我们平衡总进度计划的宗旨。 国内的建筑目前往高层、超高层发展趋势明显,采用PC、半PC技术将是缩短主体结构工期的主要措施。 前置而不是缩短内、外装工期是提效的另一重要措施。 2.如何将外装工期从总进度关键线路中移除? 从单层外墙装饰看出主要包括三项施工内容:铝合金窗9天、外墙面砖10天及各类收尾9天。外墙构造及工法的简单化是外装饰进度能与内装同步不占用总进度关键线路的根本原因。 应对措施:改进工法,PC建筑外墙体材料采用砼、ALC或水泥板,取消外粉刷,将外保温改为内保温,大大减少外墙工序。 应对措施:简化外墙构造,尽量减少外墙复杂的线条、弧线,部分外墙构造采用装配式构件,加快外墙装饰施工效率。 3.如何更有效地前置内装工期?
墙体安装阶段 日本外墙采用砼、ALC、水泥板,内墙采用ALC、轻钢龙骨石膏板墙,优点很明显:安装效率(全部墙体14天),无需粉刷; 国内外墙采用砼、砌体,内墙采用砌体,任何一种砌体完成一整套砌筑、构造梁柱、工艺间歇、粉刷、养护工序至少需要2个月。 应对措施:显然将砌体结构改变为装配式墙体或免粉刷墙体是内装前置的关键所在,否则即便我们主体结构采用了PC,对于提效的意义也不明显。 窗安装阶段 上图的日本外窗框安装、赛缝、玻璃安装、防水整套工序仅用了11天,从而给内装创造了良好的封闭条件; 国内理论上也可以同样按此工序施工,但结构误差、外墙工序交叉污染太多都是制约外窗封闭的主要问题。 应对措施:通过简化外装饰构造以减少外墙交叉污染,进一步提高主体结构精度减少修补,给外窗安装提供良好条件,进而给内装前置提供良好的封闭条件。 封板前阶段 日本在封板前花在厨卫间基层施工上的时间仅有5天,日本成品淋浴房内也有采用面砖的方式,但都用干挂的方式进行施工,地面地砖也采用胶粘; 国内内装阶段厨卫间的湿作业占用大量工期,单层至少需要20天。改进工法减少湿作业不失为我们提效的一个好方法。 应对措施:除淋浴区采用部分湿作业外,其他卫生间干区、厨房尝试采用干法施工。减少湿作业将带来效益与质量的双赢。 部品安装阶段 这阶段与国内工序基本相当,需要注意的是国内对成品保护的工作比较重视,日本因工序有效搭接流水,减少了交叉污染,成品保护工作基本不太需要。 保洁、收尾阶段 这阶段与国内工序基本相当。 应对措施:内装工序安排时保持单工种流水施工,对成品保护及工程质量的改进有很大意义。 来源:筑龙施工 |